目前,已落地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区和签约入园的纳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达到29个,计划总投资约33亿元,初步形成了纳米绿色印刷、纳米能源、纳米水处理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产业快速聚集发展的格局,使园区成为在国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中,中科纳新、中科纳通等6个项目已投产,去年纳米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30亿元,呈现集群发展的“国字号”纳米经济特点。
“小纳米”创造“大财富”
作为“北京纳米科技产业跃升工程”的唯一承载地,由北京市科委和怀柔区联合共建的全市首家纳米科技产业园——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31平方公里,致力于纳米科技在能源、电子、环境、生物医药四大领域的应用,并以下游应用带动上游纳米材料、纳米加工、纳米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快速聚集发展。
“纳米技术正在‘打印’怀柔高新绿色经济。”最先抢驻且已投产的北京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基地负责人、中科院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主任宋延林介绍,传统印刷制版都是基于感光成像的原理,需要使用不同的感光材料。感光材料在显影、定影和冲洗过程中,还要用到许多化学材料和试剂,会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
然而,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摒弃了传统感光成像的思路,通过开发新型纳米转印材料,直接打印制版,实现真正的印刷制版数字化,不但简化了印刷流程、降低印刷成本,还从根本上改变印刷业对感光材料依赖的现状。
宋延林认为,如果说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让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而纳米材料绿色印刷这一自主创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则让印刷业从此吐故纳新、弃暗投明。
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纳米材料绿色打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竣工投产,意味着一条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价值上千亿元的全新高端产业链在怀柔诞生,这将显著带动和提升怀柔产业发展和升级。
纳米除了绿色打印领域的应用,还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产业发展机遇。目前,中科纳通公司已完成绿色印刷线路板的核心材料——金属纳米粒子油墨的研发,并在识别卡的印刷线路板进行试用,现正在建设1万公斤/年的纳米导电油墨和1亿个/年的RFID电子标签天线生产线。项目投产后,未来综合年产值可达5.5亿元,成为怀柔纳米产业及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企业。
刚刚落户怀柔园区的全球首条用原子“铺设”纳米级别“碳丝绸”生产线,每月生产碳纳米管薄膜可为300万部手机提供触摸屏。0.3毫米厚、0.5克重的一块原材料,经过加工可制成像抽纸一样轻薄的手机触摸屏1600张。这种产品目前在全世界只有中国能生产,一期工程在4年内年产量将达1.8亿片,年产值近十亿元。
打造纳米产业发展的“怀柔模式”
怀柔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纳米产业园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科学规划和政策的顶层设计。
据介绍,为推进纳米科技产业发展,园区成立前,该区就组织专家对国内外纳米科技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纳米产业园运行机制、孵化模式、产业化进展和相关企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对经验和共性问题开展了细致分析,作为重要决策支撑。
同时,在科研平台、科技人才、国际合作、工程中心等方面,怀柔为园区建设和项目入驻提供了有力配套支持,相继出台《纳米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资助办法》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等,从生产用地、厂房租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对入园项目进行扶持。
此外,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清华大学等16家单位,还联合发起组建了“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汇集多方优势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怀柔纳米聚集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未来,怀柔将继续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围绕纳米科技成果批量转化一个中心,依托纳米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载体和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的工作平台,构建研发创新、成果孵化、产业发展三大支撑服务平台和体系,重点推动纳米科技在四大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最终打造成世界知名的纳米科技创新基地、国内高端引领的纳米产业聚集区。
前述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负责人表示,园区的目标是争取到2015年把北京打造成国内纳米科技创新中心制高点、国家级纳米科技成果批量转化示范基地,实现纳米产业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到2020年,推动北京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纳米科技创新中心、高端引领的纳米产业发展聚集区、高度聚集的纳米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实现纳米产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千亿级的年产值,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纳米科技成果批量转化“怀柔模式”。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