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科学研究38年间,他潜心钻研,推动先进无机材料的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他攻坚克难,成功构建肿瘤细胞核靶向和控制释放的纳米药物输运体系;他敢为人先,开创面向生命健康的“纳米催化医学”新方向,对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无毒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杰青/长江学者3人、国家优青1人。
施剑林淡泊名利、潜心科研,他身上甘当孺子牛的精神不仅源于一位共产党员的爱国奉献初心,还源于对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事实。施剑林38年如一日,深耕钻研科研第一线,开拓了“纳米催化医学”研究新方向,为未来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无毒精准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潜心钻研 淡泊名利
作为一名基础研究者,施剑林研究员的心中始终装着“产业化”3个字。在早期的科研生涯中,他聚焦先进陶瓷的基础性核心技术,致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于现代化事业。针对传统固相烧结基础理论无法解释团聚对陶瓷材料烧结致密化的影响等多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创新与精细的实验研究。最终,提出了全新的固相烧结致密化理论,完美解释了陶瓷粉体素坯致密化过程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问题。此后,他率先开展了基于介孔复合材料的非均相催化与协同催化研究,提出了多组分非均相催化剂4种不同模式的协同催化效应,阐明了16种典型催化反应中的协同催化机制,为非均相协同催化建立理论模型,以指导多组分复合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开发出的高效催化剂成功应用于汽车尾气与半封闭空间环境污染物的治理,实现工程示范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攻坚克难 敢为人先
自2003年起,他开拓性地将介孔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拓展至生命健康领域。该领域的研究一开始就遇到了如无机载药体系的稳定量化制备技术难度大、生命健康实验与安全性评价费用高等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退缩。
科研攻关需要不同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或许可以对非本专业的问题提出某些独到的见解和思路。本着这一想法,不是医学科班出身的施剑林,一边发奋学习生物和医学方面的新知识和最新进展,一边着手将纳米技术和化学知识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经过近20年的日积月累,施剑林科研团队成功构建了第一个基于介孔纳米颗粒药物载体的细胞核靶向药物输运体系,抑制肿瘤生长的效率达到98.6%;建立了孔道内分子开关,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红外光激发等的药物光控可控释放;通过材料的多功能设计,发展肿瘤的多模式协同治疗和诊断治疗一体化方案。近年来,他更在国际上提出了全新的“催化肿瘤治疗”策略,进一步开拓了“纳米催化医学”研究新方向。这一创新策略不使用常规的高毒性化疗药物,而只用无毒的纳米材料,通过系列的瘤内原位化学反应达到肿瘤治疗的高安全性和特异性,为未来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无毒精准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目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正在与上海肿瘤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开展紧密合作,力争早日将自主研发的“纳米催化医学”及相关抗肿瘤创新药物和早期诊断探针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科技创新 人才为先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30多年,施剑林不遗余力地提携后人,为我国材料学科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在上海硅酸盐所,施剑林是一位儒雅可亲而又严格的老师。他的学生表示,在施老师课题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课题的选择也尊重学生的意见,他从来不说“必须做什么或者禁止做什么”,从来不要求几点之前必须进办公室、实验室,科研时间基本都由学生自己掌握和安排。他认为,关键是培养学生孕育创新思想并将其落实到实验中去的独立工作能力。他强调科研工作是不分工作和休息时间的,他自己的工作时间更不限于每天8小时。除了大多数时间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从事研究、指导学生以外,他在休息日和出差的途中,也同样在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
据他的学生说,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奉献精神,在施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17—2019年是课题组最为艰难的阶段,研究经费十分紧缺。面对人员相对较多且生物医药研究又需要巨额经费支持的现状,课题组组长施剑林的肩上担子极为沉重。其间,有外单位诚意邀请施老师全职过去进行研究,他毅然拒绝。他说,上海硅酸盐所是他成长的地方,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他不能走也不想走。就这样,他一直坚守初心,甘坐冷板凳、潜心做科研,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默默奉献。即便面临这样的压力,他依然认真地和学生讨论研究课题,逐字逐句地精心修改学生的论文至深夜。学生在十一国庆节假期的前一天把论文发给他,他不顾休息日,一如既往地在第二天就返还修改稿,稿件上留下满满的修改痕迹,处处彰显斟词酌句的精心打磨。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镇定自若、默默耕耘的施老师,头顶的白发愈发密集,眉间的皱纹也越发深邃。正是受施老师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精神引领,课题组每一位组员和研究生都很勤奋,全力以赴地工作、学习和实验。
很多年前,他担任管理岗位时大胆改革创新,从海外引进的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已成长为各自所从事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与核心骨干。其中,5人获得国家杰青资助、2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作为研究生导师,他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学生耐心细致,注重因材施教,10余次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其间共为国家培养博士71人、硕士11人,其中2人获国家杰青资助、1人获长江学者资助、1人获国家优青资助。共计有7人次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6人次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6人次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3人次获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学风严谨、思维创新、工作高效、为人谦和”,是学生们对他最实在的评价。
科研工作之外,他还积极践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在每年的上海科技节、中科院公众科学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他和团队成员打开实验室大门,邀请青少年走进实验室参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指导青少年开展实验探究并在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他在“致敬未来·院士Talk”活动中参加圆桌论坛、在“苏州科学家日”进行TED演讲,为公众解读纳米催化医学的前沿科学知识;他积极承担院士咨询工作,为国家在生命健康领域的规划献计献策。(摘自上海科技报)